概述
桥梁裂缝产生的原因复杂、种类繁多, 如果不对裂缝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就很难揭示出桥梁病害产生的内涵和机理。因此, 对桥梁裂缝机理研究不仅阐明了裂缝的形成原因、裂缝危害性评定等问题, 还为今后桥梁病害的综合治理提供技术前提和决策的依据。
混凝土桥梁裂缝成因分析
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复杂而繁多, 每一条裂缝都有一个或者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引起的。
混凝土桥梁就其产生裂缝的原因划分, 归纳起来大致可划分如下几种。
1、荷载原因
混凝土桥梁在静、动荷载及次应力作用下产生的裂缝称荷载裂缝。荷载裂缝又分为直接应力裂缝和二次应力裂缝两种。所谓直接应力裂缝, 是指外荷载引起的直接应力产生的裂缝。裂缝产生的原因有设计计算和施工、使用三个阶段引起。在设计计算方面, 由于荷载计算错误或者漏算、计算模型不合理、力学假设与结构实际受力不符、配筋计算错误、结构安全系数不够等都会导致结构的实际受力与理论计算不符, 使得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应力与理论计算不一致, 因应力的超限引起混凝土开裂。另外, 结构设计时如不考虑施工的可操作性、设计断面过小、钢筋设置不当、设计图纸交代不清等也是导致混凝土结构开裂的重要因素。在施工阶段, 随意堆放施工机具材料, 不了解预制结构受力特点而随意翻身、起吊、运输、安装, 不按设计图纸施工擅自更改结构施工顺序, 改变结构受力模式, 不对结构做机器振动下的疲劳强度验算等都会引起结构受力开裂。在使用阶段, 超出设计载荷的重型车辆过桥, 受车辆、船舶的接触、撞击;发生大风、大雪、地震、爆炸等也是导致混凝土开裂的一个原因。所谓二次应力( 次应力) 裂缝, 是指由外荷载引起的次生应力产生的裂缝。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设计外荷载作用下, 由于结构物的实际工作状态同常规计算有出入或计算不考虑, 从而在某些部位引起次应力导致结构开裂。例如两铰拱桥拱脚设计时常釆用布置“ ” 形钢筋、同时削减该处断面尺寸的办法设计铰,理论计算该处不会存在弯矩, 但实际该铰仍然能够抗弯, 以至出现裂缝。桥梁结构中经常需要凿槽、开洞、设置牛腿等, 在常规计算中难以用准确的图式进行模拟计算, 一般根据经验设置受力钢筋。研究表明, 受力构件挖孔后,应力流将产生绕射现象, 在孔洞附近密集, 产生应力集中。另外, 截面刚度变化也是导致应力集中的一个原因, 在长跨预应力连续梁中, 经常在跨中根据截面内力分别需要截断钢束, 设置锚头, 在锚固断面附近经常可以看到裂缝。实际工程中, 次应力裂缝是产生荷载裂缝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这种裂缝多属张拉、劈裂、剪切性质。虽然次应力裂缝也是由荷载引起, 但在设计过程通常不予考虑, 随着现代计算手段的不断完善, 次应力裂缝也是可以做到合理验算, 例如预应力混凝土的徐变等产生的二次应力目前均能比较精确地算出, 但在年前这样的计算却比较困难。为了避免应力集中, 设计时应注意避免结构突变( 或断面突变) , 当不能回避时, 应做局部处理, 如转角处做圆角, 突变处做成渐变过渡, 同时加强构造配筋,转角处增配斜向钢筋, 对于较大孔洞有条件时可在周边设置护边角钢。荷载裂缝依荷载不同而异呈现不同的分布特点, 这类裂缝多出现在受拉区、受剪区或振动严重部位。但必须指出, 如果受压区出现起皮或有沿受压方向的短裂缝, 往往是结构达到承载力极限的标志, 是结构破坏的前兆。根据结构受力方式不同, 产生的裂缝特征如下:中心受拉构件的裂缝贯穿构件横截面, 间距大体相等, 且垂直受力方向,采用螺纹钢筋时, 裂缝之间出现位于钢筋附近的次裂缝。中心受压构件沿构件出现平行于受力方向的短而密的平行裂缝。中心受弯构件在弯矩最大截面附近从受拉区边沿开始出现与受拉方向垂直的裂缝, 并逐渐向中和轴方向发展。采用螺纹钢筋时, 裂缝间可见较短的次裂缝。当结构配筋较少时, 裂缝少而宽, 结构可能发生脆性破坏。大偏心受压和受拉区配筋较少的小偏心受压构件, 裂缝形式类似于受弯构件。小偏心受压和受拉区配筋较多的大偏心受压件, 裂缝形式类似于中心受压构件。受剪构件当箍筋太密时发生斜压破坏, 沿梁端腹部出现大于度方向的斜裂缝; 当箍筋适当时发生剪压破坏, 沿梁端中下部出现约度方向相互平行的斜裂缝。受扭构件一侧腹部先出现多条约度方向斜裂缝, 并向相邻面以螺旋方向展开。受冲切力作用的构件沿柱头板内四侧发生约度方向斜面拉裂, 形成冲切面。受局部受压的构件在局部受压区出现与压力方向大致平行的多条短裂缝。
收缩原因
在实际工程中, 混凝土因收缩所引起的裂缝是最常见的。在混凝土收缩种类中, 塑性收缩和缩水收缩( 干缩) 是发生混凝土体积变形的主要原因, 另外还有自生收缩和碳化收缩。塑性收缩发生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后小时左右, 此时水泥水化反应激烈, 分子链逐渐形成, 出现泌水和水分急剧蒸发, 混凝土失水收缩, 同时骨料因自重下沉, 因此时混凝土尚未硬化, 称为塑性收缩。塑性收缩所产生量级很大, 可达左右。在骨料下沉过程中若受到钢筋阻挡, 便形成沿钢筋方向的裂缝。在构件竖向变截面处如梁、箱梁腹板与顶底板交接处, 因硬化前沉实不均匀将发生表面的顺腹板方向裂缝。为减小混凝土塑性收缩, 施工时应控制水灰比,避免过长时间的搅拌, 下料不宜太快, 振捣要密实, 竖向变截面处宜分层浇筑。缩水收缩( 干缩) 是在混凝土硬结以后, 随着表层水分逐步蒸发, 湿度逐步降低, 混凝土体积减小, 称为缩水收缩( 干缩) 。因混凝土表层水分蒸发快, 内部损失慢, 因此产生表面收缩大、内部收缩小的不均匀收缩, 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 致使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 当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 便产生收缩裂缝。混凝土硬化后收缩主要就是缩水收缩。如配筋率较大的构件( 超过钢筋对混凝土收缩的约束比较明显, 混凝土表面容易出现龟裂裂纹。自生收缩是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 水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 这种收缩与外界湿度无关, 且可以是正的( 即收缩, 如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 , 也可以是负的( 即膨胀, 如矿渣水泥混凝土与粉煤灰水泥混凝土) 。碳化收缩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泥的水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收缩变形。碳化收缩只有在湿度左右才能发生, 且随二氧化碳的浓度的增加而加快。碳化收缩一般不做计算。混凝土收缩裂缝的特点是大部分属表面裂缝, 裂缝宽度较细, 且纵横交错, 成龟裂状, 形状没有任何规律。研究表明, 影响混凝土收缩裂缝的主要因素有:水泥品种、等级及水泥用量。矿渣水泥、快硬水泥、低热水泥混凝土收缩性较高, 普通水泥、火山灰水泥、矾土水泥混凝土收缩性较低。另外水泥标号越低、单位体积用量越大、磨细度越大, 则混凝土收缩越大, 且发生收缩时间越长。例如,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施工时经常采用强行增加水泥用量的做法,结果收缩应力明显加大。骨料品种。骨料中石英、石灰岩、白云岩、花岗岩、长石等吸水率较小、收缩性较低; 而砂岩、板岩、角闪岩等吸水率较大、收缩性较高。另外骨料粒径大收缩小, 含水量大收缩越大。水灰比。用水量越大, 水灰比越高, 混凝土收缩越大。外加剂。外加剂保水性越好, 则混凝土收缩越小。养护方法。良好的养护可加速混凝土的水化反应, 获得较高的混凝土强度。养护时保持湿度越高、气温越低、养护时间越长, 则混凝土收缩越小。蒸汽养护方式比自然养护方式混凝土收缩要小。外界环境。大气中湿度小、空气干燥、温度高、风速大, 则混凝土水分蒸发快, 混凝土收缩越快。发快, 混凝土收缩越快。振捣方式及时间。机械振捣方式比手工捣固方式混凝土收缩性要小。振捣时间应根据机械性能决定, 一般以次为宜。时间太短, 振捣不密实,形成混凝土强度不足或不均匀; 时间太长, 造成分层, 粗骨料沉入底层, 细骨料。留在上层, 强度不均匀, 上层易发生收缩裂缝。对于温度和收缩引起的裂缝, 增配构造钢筋可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尤其是薄壁结构 壁厚构造上配筋宜优先采用小直径钢筋小间距布置全截面构造配筋率不宜低于一般可采用。
拟订裂缝调查项目, 制定裂缝调查及分析程序; 按照裂缝调查项目, 进行初步调查或详细调查; 按照裂缝分析程序, 仔细推断裂缝产生的原因, 必要时还需进行专项调查或试验: 桥梁做出病害诊断结论, 判断桥梁是否需要加固或补强。实践中可按上述步骤进行桥梁裂缝的分析和病害诊断, 确定桥梁病害的类型和程度, 由于裂缝的调查、分析和判断处于经验总结阶段, 影响了桥梁病害诊断方法的完善和推广。随着裂缝研究的深入、经验的总结和技术资料的积累, 裂缝分析在桥梁病害诊断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裂缝产生的原因相当复杂, 一般情况下主要是由一种或几种因素引起的, 其它因素只是起了裂缝发展或加剧劣化的作用。因此, 在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时,可以将裂缝形式与单因素或主要的两、三种因素一一对应起来, 这种分析方法是最简单、最直接, 也是很有效的方法。
作者根据裂缝处理的实践经验, 认为在进行裂缝分析和综合处理时, 应按如下思路:
根据初步调查的结果, 归纳出裂缝产生的原因属以下哪类:
① 材料使用不当;
② 施工质量低劣;
③ 使用环境及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
④ 结构设计及外力作用。
按裂缝形态、混凝土级配、气候条件等要素分类以及根据设计图、计算书等分类, 对开裂原因进行分析, 找出各种分析中的共同原因, 据此确定结构开裂的真正原因。若根据初步调查的结果找不出开裂的共同原因或主要原因, 则在可能引起开裂的有关原因的小范围内进行详细调查, 并根据详细调查结果, 进一步筛选,综合分析, 推断开裂的真正原因。若前面两个步骤还找不出确切的开裂原因, 则应聘请对混凝土结构尤其是被鉴定结构有较高理论水平及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进行高水平的综合分析判断。
混凝土桥梁构造物开裂是由多方面原因形成的, 从混凝土形成的机理上可分为受力裂缝和非受力裂缝, 它们既有因设计失误而引起的结构开裂, 也有在施工期因工艺水平、施工控制失误而形成的开裂, 若在运行期间桥梁结构开展裂缝则多数是由各种荷载作用而形成的。
裂缝分类形式
1、按裂缝的深度分类
(1)表面裂缝混凝土表面出现的浅层裂缝;
(2)深层裂缝裂缝延伸至部分结构断面;
(3)贯穿裂缝裂缝延伸至整个结构断面, 将结构分离。
按裂缝的开度变化分类
(1)死裂缝裂缝的宽度与长度不再变化。
(2)活裂缝裂缝宽度随外界环境和荷载条件变化而变化, 但其长度不变或变化不大。
(3)增长裂缝裂缝的宽度或长度随时间而增长。
按裂缝产生的原因分类
(1)干缩裂缝;
(2)温度裂缝;
(3)钢筋锈蚀裂缝;
(4)碱骨料反应裂缝;
(5)超载裂缝;
(6)冻胀裂缝;
(7)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裂缝等。
对按上述得到的裂缝类型进行宏观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结构由荷载引起的裂缝:
由外荷载( 静、动荷载) 的直接应力即常规计算的主要应力或者结构次应力引起的裂缝。
(2)变形作用引起的裂缝:
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匀沉降等因素产生变形, 当变形得不到满足的时候, 引起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引起的裂缝,
(3)环境引起的裂缝:
结构由于使用环境条件( 冻胀等) 或老化损伤( 内部钢筋锈蚀等) 引起的裂缝。
倐补裂缝时, 要根据调查、原因推断及是否需要修补的判断情况, 采用最合适的修补方法。修补时应考虑开裂原因、修补范围及规模、环境条件、安全性、工期、经济性等, 为迗到设计的修补目的, 应进行修补设计, 选择适当的修补材料、修补方法及修补时期。
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1、表面封闭修补法, 即采用抹浆、凿槽嵌补、喷浆、填缝的方法使表面裂缝封闭。
2、压力灌浆修补法, 即采用水泥灌浆或化学材料灌浆的方法, 将浆液灌满结构内部裂缝。
3、表面粘贴坡璃布或钢板等材料的方法, 既可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 又能提高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4、体外预应力加固修补法, 可提高梁的承载能力, 能减少或避免裂缝的出现, 提高梁的耐久性。修补方法可分为二大类: 第一类是纯粹为了结构耐久性而进行的修补, 称为表面封闭修补法, 它是一种在微细裂缝( 一般宽度小于的表面上涂抹, 以提高其防水性及耐久性的方法。主要有: 填缝、表面抹灰、凿槽嵌补、表面粘贴和表面喷浆等。表面封闭修补法针对非受力裂缝和一些稳定的裂缝, 填缝和表面抹灰用于裂缝细小, 数量不多的情况: 凿槽嵌补用于裂缝较宽, 数量少, 有振动易脱落的情况; 表面粘贴和表面喷浆适用于浅小, 数量多, 面积大的裂缝。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修补工作无法深入到裂缝内部, 对延伸性裂缝难于追踪其变化; 第二类是在保证耐久性的同时, 考虑满足受力要求而进行的修补, 主要有压力灌浆修补法。一般用于裂缝多且深入结构内部或结构有空隙的修补场合, 修补后混凝土可参与结构受力。
针对因为荷载裂缝不断的扩大导致桥梁承载力不足, 按照现行需要通行的车辆进行验算已不能满足强度要求; 桥梁局部产生破损, 不能满足强度要求; 桥面宽度不足, 影响车辆通行能力; 桥梁局部或整体刚度不足, 影响正常使用; 因战争或遭受特大自然灾害, 桥梁受损需进行抢修工作, 以及为保证重车临时通过桥梁时的安全: 这些情况都需对桥梁进行临时加固。目前桥梁加固的主要方法有: 增大截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锚拴钢板加固法、改变桥梁结构体系加固法、粘贴高强复合纤维材加固法、体外预应力加固法、锚喷混凝土加固法、纤维混凝土法。
1、增大截面加固法
加大截面加固法, 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筋网砂浆层来增大原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 达到提高结构承载能力的目的。该法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 并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 适用于梁、板、柱、墙和一般构造物的加固。该方法的缺点是现场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 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 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净空有一定的减小。
2、外包钢加固法
外包钢加固法, 即在混凝土构件( 梁、墩) 四周包以型钢的一种加固方法。该法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过大增加截面尺寸, 却又要求大幅度地提高承载能力的混凝土结构加固。该方法的优点是用于柱的加固时, 施工简便, 现场工作量较小,受力可靠, 加固效果好。缺点是用于梁的加固时需开较多的孔焊接箍板用) ; 在梁的根部外包钢时, 传力到柱上的节点处理较复杂; 对外包钢需要进行防腐处理等问题。外包钢法分为湿式和干式两种方法。湿式外包钢加固, 外包型钢与构件之间是采用乳胶水泥或环氧树脂化学灌浆等方法粘结, 以使型钢与原构件能整体工作共同受力。干式外包钢加固, 型钢与原构件之间无任何粘结, 有时填以水泥砂浆,
但并不确保结合面剪力和拉力的传递, 与湿式相比, 干式包钢施工更为方便, 但其承载力的提高不如湿式外包钢有效。
3、粘贴钢板加固法
粘贴钢板加固法是采用环氧树脂或建筑结构胶, 将钢板直接粘贴在被加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物的受拉区或抗剪薄弱部位, 使之与被加固结构物形成整体共同受力, 以提高结构的刚度, 改善其受力状态, 限制裂缝的开展, 提高结构的承载力。该法应用始于世纪年代末年代初, 法国、南非等国家首先采用该技术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补强, 随后瑞士、日本、英国等国家相继采用, 其中日本在年应用此项技术先后对多座桥梁进行了加固, 以提高结构承受重型交通荷载的能力,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 采用粘贴钢板补强的方法能有效提高结构的抗弯、抗剪及抗开裂性能。而正是由于该加固技术不改变结构外形等特点, 在许多情况下替代了增大截面加固技术, 成为世纪年代的一种先进加固方法, 为设计人员所普遍采用。粘贴钢板加固具有施工快速、现场湿作业少、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小的优点,且加固后对原结构外观和原有净空无显著影响。粘贴钢板加固的缺点是加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胶粘工艺与操作水平, 研究表明: 界面粘结性能受材料性能、构件表面特征及粘结工艺条件等因素约束, 其中粘结工艺质量是影响界面粘结性能最主要的因素。这是由于钢板刚度较大, 施工时的误差等原因使得结构使用中容易在粘结面上发生剥离脱空, 特别是钢板端部更易发生剥离破坏。另外, 研究发现粘贴钢板结构在承受长期动载下的抗疲劳性能不甚理想, 混凝土强度等级对粘贴钢板加固梁的疲劳强度影响较大, 对高强度混凝土试件进行粘贴钢板加固时疲劳强度好一些, 在疲劳荷载的作用下, 粘贴钢板加固梁的端部锚固问题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 近年来高性能抗拉复合砂浆的研究成功与应用, 为粘贴钢板加固法的钢板防腐开辟了一条新路。对粘贴后的钢板条, 喷注高性能抗拉复合砂浆,可保护钢板免于锈蚀, 大大的提高了结构的耐久性。
4、锚拴一钢板加固法
锚栓一钢板加固法是在既有构造物上利用铘钉、锚栓、高强螺栓、高强承压螺栓、膨胀螺栓等, 将钢板锚拴在被加固的构件的表面, 使结构物与钢板成为一个可共同受力的整体。锚栓的钢板不易脱落, 可以充分发挥钢板的延性性能, 而且锚栓的速度快, 可直接受力, 特别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的混凝土承重结构的改造加固, 但该法不适用于已严重风化的结构及轻质结构, 对原构件的钢筋密集区实现锚栓也比较困难。钢板与混凝土用锚栓连接结构, 可视为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抅, 其不同的是加固结构物中的钢筋可能巳经超过了容许应力, 接合材料不是通常的剪力钉而是后置的锚栓。锚栓一铜板加固法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弯承载能力;
加固的效果取决于锚栓的根数( 总抗剪应力) ;锚栓根数增加时弯曲承载能力增大, 破坏型态由弯曲压坏向剪切破坏过渡;锚栓的设置间距、早期应力的影响、螺母的施拧扭矩、螺母是否与钢板焊接等对极限承载力影响小。
5、粘贴高强复合纤维加固法
碳纤维增强塑料( 筒称作为一种高科技材料, 最早应用于航空、军事等领域, 以后逐渐发展到船舶汽车及体育用品等领域, 它具有无磁性、绝缘性和高疲劳强度的特点。粘贴高强复合纤维加固法是采用环氧树脂胶( 或其它建筑结构胶) 将高强复合纤维布直接粘贴在被加固混凝土结构薄弱部分, 与被加固结构形成整体, 共同受力, 以限制裂缝的发展,提高梁的抗弯和抗剪承载力。我国在这一领域起步较晚, 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
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年首先开始了用加固结构物的试验研究, 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并投入工程实践, 年第一座条板加固的宁合高速公路号桥完工。目前国内各高校、研究机构对这方面研究十分活跃, 对混凝土梁、板、柱的加固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
湖北楚天联发路桥养护有限公司专业承接桥梁裂缝修补、桥裂缝维修加固, 旧桥裂缝修补, 路桥养护工程施工
湖北楚天联发路桥养护有限公司 备案号:鄂ICP备15023856号-1
手机:18627939808(微信同号)QQ:271794
邮箱:27179412@qq.com 地址:武汉市江汉经济开发区江发路38号佐尔美工业园E栋3楼